國家衛生部調查的資料表明,育齡婦女有60%-80%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宮頸疾病。在對一萬余名女性進行宮頸疾病大篩查后,結果顯示:女性宮頸疾病發病率高達45%。子宮是孕育生命的搖籃,關愛子宮健康,關愛天下母親健康!,做好宮頸疾病的防治工作,已成為刻不容緩的社會問題!
協和子宮疾病科擁有美國新帕氏TCT宮頸細胞檢測技術、宮腹腔鏡、英國LEEP刀、5S宮頸自凝消融術等國際尖端技術設備。
宮頸癌若能做到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,其治愈率是比較高的。但并不是所有的早期宮頸癌均有可以覺察的征兆。尤其是不少原位癌病例,都是在普查中被發現的。但也有一些病例有下列早期表現,應特別注意。
(1)接觸性出血:它可能是唯一的早期征兆。指的是在性交、婦科檢查及便秘患者用力排便后有很少量的陰道流血。由于這種癥狀也可見于宮頸糜爛及宮頸息肉,因而易被忽略。
(2)絕經后陰道不規則流血:見于已絕經婦女,流血時不伴有任何痛苦感,因而不易引起病人注意。
(3)陰道分泌物增多:俗稱白帶增多。可發生于接觸性出血征兆之前或之后,以往常強調宮頸癌病人的白帶色如草屋的屋漏水,并有強烈的腥臭,但實際上那種白帶已是晚期宮頸癌的征兆。而早期宮頸癌的白帶一般不伴有這些特點。
當病人自我發現上述早期征兆時,應及時檢查,并做宮頸涂(刮)片檢查。這種方法簡便易行,診斷的準確性也較高。但病人應注意在檢查前二十四小時內禁止性交,避免陰道檢查、灌洗及上藥。普查是早期發現宮頸癌的主要手段。可采用宮頸涂(刮)片細胞學檢查配合碘實驗及陰道鏡檢等方法進行。一般25歲以上已婚婦女,每三到五年檢查一次,對高危人群應每年檢查一次。對于細胞學檢查有可疑癌細胞的病例,應取宮頸活組織做病理切片檢查。
專業診治:子宮肌瘤、子宮息肉、子宮內膜炎、子宮內膜功能異常、子宮頸功能不全、先天性子宮發育異常等。
(責任編輯:王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