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,是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,引起肝臟彌漫性損害。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,在我國以病毒性肝炎(乙型、丙型)和酗酒為導致肝硬化的主要病因,在國外,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見。肝硬化的起病與病程發展一般均較緩慢,可隱伏3-5年或十數年之久。肝硬化腹水是晚期肝硬化常見的并發癥,是終末期肝病的共同病理變化,肝硬化初次診斷后10年內腹水發生率超過50%,而并發腹水的病人其3年生存率不足50%。
為幫助廣大肝硬化患者早日擺脫病痛,協和肝硬化科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,結合現代醫學最新進展,深入挖掘傳統醫學之精華,充分發揮科研與臨床相結合的優勢,治療肝病獨樹一幟,發表文章多篇,在治療肝硬化腹水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以西醫診斷為依據,立足于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,辨證與辨病相結合,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長和優勢,積極探索和嘗試不同的治療方法,強調臨證務必審證求因,辨虛實、適攻補、標本同治。其中柔肝實脾是治療的根本,并貫穿于始終,在肝硬化腹水的治療中取得了顯著成效,為中醫藥治療該病提供了新的模式。
(責任編輯:admin)